「青字計畫」就是在體制內多打開一個小房間,讓這些青少年會在意、但卻不能說的秘密,變成可以好好討論的主題。不是透過處罰的嚇阻,而是真誠且專業地討論藥物濫用背後的生命議題。
三年來,青字計畫的「他和她的秘密」論壇劇場1已經走過新北市20多所國、高中,上千名學生參與其中,讓原本不敢說出口的秘密,變成可以好好討論的主題。
今年暑假開始,我們(烏犬團隊)進到不同的地方法院與少年機構,與許多高風險青少年一起工作。可能熟悉烏犬的人會知道,除了推出藝術創作,有另一條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的行動~聚焦在青少年的生命教育。
從八年前與新北市衛生局合作後,我們進行了許多給高關懷或高風險青少年的行動。比較特別的是,在這些行動背後,真正的核心是「心理學」~我們把心理學的論述,轉化成能與青少年溝通的藝術教育。
現代青少年面臨的複合性問題
雖然時代會不斷地改變,但對青少年來說,還是有很多對生命來說很重要的課題需要討論。比如感情、親密關係、性向探索等等。又或是同儕相處、霸凌、網路交友等很生活化又真實存在但並不容易從學校和社會中學習到的課題。
而高關懷或高風險青少年會遇上的問題又更複雜:破碎的家庭、經濟壓力、詐騙、組織犯罪、藥物濫用等。
其實青少年會遇到的問題都是複合性的。 就像每個少年都知道藥物濫用是違法的,可是每一個用藥少年的背後,都隱藏著關於交友、情感、或家庭關係破碎的議題。哪個是因?哪個是果?通常連少年們自己都說不清楚。
跨越「反毒」框架的思考
一旦進入青少年的世界觀,會發現重點不是使用毒品本身,而是青少年為何會使用毒品?使用後又可以怎麼辦?如何真正的減害?
我們跟新北市衛生局合作多年推動的「青字計畫」,就是想要回頭思考:在推動「反」毒的同時,能不能把藥物濫用背後的前因後果與脈絡,抽絲撥繭的跟青少年討論。不是站在對立的角度,而是真正與青少年在一起,一同討論與面對使用藥物的「因」。
在論壇劇場的背後,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我們跨越「反毒」的框架,直接跟青少年討論:「如果你已經使用了毒品,我們能怎麼辦?」
如果我們把對「毒品」的標籤先拿掉,就會看見藏在使用毒品背後的超多問題:如何減害?如何脫離不良交友環境?如何找到願意討論但不會洩密的對象?
創造心的原野
這些問題,都是對青少年很切身的問題。而「青字計畫」就是在體制內多打開一個小房間,讓這些疑惑與不能說的秘密,變成可以好好討論的主題。不是透過處罰的嚇阻,而是真誠且專業地討論藥物濫用背後的生命議題。
我們論壇劇場的核心是「心理學」,是因為現代心理學的面向之一就是嘗試把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與脈絡說清楚,讓當事人知道、讓社會大眾知道,然後,在對與錯之外,我們一起創造一個能容納彼此的「心」的原野。
今年,我們走進不同的地方法院,接觸高風險青少年,帶給他們的是一系列的心理學課程~「論壇劇場」是其中的一堂課,接續討論的主題,還包含在不同關係裡的PUA(情緒操控)與人我關係的討論。
前陣子有部很沈重的影集《混沌少年時》2上映,看完後讓人沈思很久。在這時代,我們真的不會知道青少年的心裡在想什麼,可是,如果我們能創造能讓他們在事情發生之前,一個願意不斷討論與訴說的空間,一切會不會不一樣?
「位於是非對錯的疆界之外,有一片田野。 我將會在那裡與你相會。 當靈魂躺臥在那片青草地上時,世界的豐盛已經不在話下。 想法、語言,甚至像『彼此』這樣的語句,都變得毫無意義。」 -波斯詩人魯米(Rumi)
論壇劇場是由巴西著名劇場導演Augusto Boal由近代發展出來的戲劇形式,與一般戲劇最大的不同,就是「觀眾可以上台扮演遇到困難的主角」來嘗試解決問題。這種讓觀眾能直接參與的劇場形式,目的是以「對話」取代「宣導」。
論壇劇場並不會給觀眾答案,而是與現場所有觀眾討論,一同思考與面對這個難題。就如同Augusto Boal給論壇劇場的描述:論壇劇場是一場真正悲劇發生之前的預演。
《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是 Netflix 迷你英國犯罪影集,總共4集。講述13歲少年傑米·米勒(Jamie Miller)因涉嫌謀殺同校女學生凱蒂(Katie)而被逮捕,並逐步揭露青春期少年少女所遇到的校園霸凌、網路世界、以及更深層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