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犬排練間」第一百一十九期:七歲進劇場
小脉極度專注地在看劇場裡的每一刻。專注到什麼層度呢?專注到她能提詞 ; 專注到她晚上跟我們回到旅館,還跟導演說她對最後一幕的意見,讓子玲決定調整那一幕的時間感與 cue 點。
對劇場工作者來說,「進劇場」相對於劇本創作、演出和行政工作等,就是另一種工作步調。從架設音響、燈光、舞台、一直到調燈、set Cue⋯⋯等等,連續工作12小時是常態,連吃飯時間都是有行程表的規劃。在金山高中的演出,是我第一次帶著女兒全程跟著我們一起工作。
兩年前,我也想帶著小脉到劇場的後台看看。記得兩年前在北藝中心演出前,我牽著她到藍盒子裡(是從後台進去的),沒想到她一進劇場裡,看見黑漆漆的黑盒子,以及燈光、煙機的變化,嚇到全程閉起眼睛抱緊我,怎樣都不肯從我身上下來。
那時我才知道,原來對一個幼兒來說,劇場的黑盒子這麼可怕!
很多人都問過我同一個問題:「你們做劇場,你女兒應該對排練場很熟悉吧?」
其實沒有。烏犬的戲沒有適合幼兒看的。有幾次我帶著她去看演員排練,才看15分鐘,小脉嚇的衝出劇場。就更別說去年《神去不了的世界》的演出,當小脉聽見演員的台詞:「被挖出腸子裡滿滿都是黑色的大便⋯⋯」時,她又摀耳朵又閉眼睛,然後晚上睡覺做惡夢!
今年我們有三部新作品,從金山高中的《我有七個膽子》、《戰爭二部曲~你說的我不相信》、一直到9月份的《低俗畫本》,這三部作品我都是編劇。可能是《戰爭二部曲~你說的我不相信》的故事比較沈重(畢竟在談金門三七事件與難民),我在寫完二部曲的劇本以後,另外兩個劇本的結局都是 Happy Ending。
所以,《我有七個膽子》這部作品,就成了從小脉出生以來,第一個適合看的烏犬作品。
進劇場的三天裡,子玲跟我完全無法照顧她、或陪她玩。幫她準備的故事書也幾乎用不到,因為劇場是黑的,她也不能在劇場裡看書。但是七歲小小的她,竟然能跟著我們一天工作10小時,不吵不鬧、不影響我們工作。
她極度專注地在看劇場裡的每一刻。專注到什麼層度呢?專注到她能提詞 ; 專注到她晚上跟我們回到旅館,還跟導演說她對最後一幕的意見,讓子玲決定調整那一幕的時間感與 cue 點。
然後她說:她非常喜歡我們的作品。
正式演出前15分鐘,子玲正在接受電台訪問、而我在後台當舞監,實在完全無法照顧她。她竟然自己先跑去上廁所,然後在觀眾入場之前就選定坐在第一排正中央的位子,她還怕她的位子被別人佔走。而且,她身邊沒有認識的人陪她,她說她不需要被照顧。
演出結束後幾天,她還不斷地說:「我好想再看一次喔!」
等到錄影剪接出來,我可以想像,她應該會一直一直重複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