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犬排練間」第一百一十五期:靜心傾聽sisil鳥的聲音
與金山原專班工作的過程,我一再受惠於族群智慧的指引和啟發。在為這屆演出作研究時,其中一則古老 Gaya (祖先流傳下來的話)吸引了我:「太魯閣族獵人在山林中行動,會仔細傾聽 sisil 鳥的叫聲作為指引。」
本期想和大家分享我在金山原民班畢業製作中的「導演的話」,願你也聽到 sisil 鳥的鳴叫。
-子玲

導演的話
與金山原專班工作的過程,我一再受惠於族群智慧的指引和啟發。在為這屆演出作研究時,其中一則古老 Gaya (祖先流傳下來的話)吸引了我:「太魯閣族獵人在山林中行動,會仔細傾聽 sisil 鳥的叫聲作為指引。」
「太魯閣族年輕歌手姚宇謙在他的專輯《散步到地平線》當中,有一首歌名為〈靈鳥 sisil〉,歌詞寫一個族人進到山裡,不確定該走哪條路、不知道收穫將會如何時,他會專注聆聽sisil鳥的叫聲,藉此占卜吉凶。於是這首歌在一種既期待又迷惘的氛圍中,反覆問著:左邊嗎?右邊嗎?sisil到底在哪裡呢? 」
-節錄自徐振輔專文〈你能聽見 sisil 的聲音嗎?〉
孩子離開學校與部落,許多要進入的是難見全貌的都市叢林,或面對社會、歷史與文化的多重解離,在紛亂吵雜的心象世界中,能聽見 sisil 鳥的指引嗎?對於沒有獵人經驗的我,這可能是一個過於天真的投射。但我私心把它作為一個隱喻,並期許自己:每一次認真去對待孩子,使 sisil 鳥的聲音能迴盪其中。
作為母親與教育工作者,讓我有幸看見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故事都在反映一個世代的複合難題。
當願意不帶評斷的去傾聽孩子時,這個過程就會成為一面鏡子,映照出大人的面貌和作為。沒有人應該孤獨地走完這一遭,我們都需要和天地、與人在變動中深深連結,才能有所依循進而健康完滿。
因此,您今晚的在場,使這一切意義非凡。我們深深感激。
「七」在太魯閣族語中,是一個完全的數字。要表達一個人的勇敢與毅力時,會說:「 empitu pahung ( 有七顆膽子) 」。而這屆畢業生正巧有七位,我都把「七個膽子」當作是這班孩子的暱稱。
下面這段,是我想給孩子的話,也分享給今日「見證」他們成年禮的各位貴賓:
給孩子們的信
親愛的七個膽子們,
你們還記得嗎?那一天,我帶著我的六歲女兒來跟你們求救。
她剛上小學,有好多疑惑和不適應,無論是學校老師的教學、交朋友、男生女生間的隔閡等等,白天她很努力打起精神去學校,半夜卻又惡夢驚醒大哭。看著她一直瘦下去讓人好著急,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你們可以幫到她。
於是我幫她學校請了假,帶來見你們。
果然,你們認真地聽她的煩惱,跟她分享你們小時候離開部落上學的經驗,當她的同學陪玩鬼抓人、一起演出部落家庭的故事、圍著她唱傳統歌謠傳遞祝福。很神奇,見了你們之後她在幾天內快速地恢復。心開闊了、變勇敢了,臉也重新圓嘟嘟起來。那是因為,她感受到七份真摯的愛。
那個下午離開金山,我和少君看見了今年畢製屬於你們的主題。
你們每一個人私下跟我說的故事和心情,我都很珍惜,而且記在心中。從一開始「認為自己不可能做到的」,到現在克服了心魔,每一個事情去找方法累積與實踐。我知道這一切有多難,但我始終相信著你們。
嘿,孩子,來到今天,你們知道自己走了多遠嗎?
請記住這個力量始終在你裡面。不需要任何人打分數,你知道自己的能耐。沒有做到的時候,不需要過度自責,也不需要花心力去掩蓋自己的過錯,因為這會導致兩種狀況:沉浸於「放棄自己」的痛苦,或者把挫折轉成「攻擊別人」的憤怒,這都是損耗生命能量的事。
就像我們一起練習過的,試試和混亂的情緒分離一下,用第三人的角度來觀察自己,分析為何沒有做到,細數每一種心情、困難點和需要的幫助,發揮創意去設計一個個能幫助到自己,有樂趣的「小習慣」。如果暫時沒成功,從頭再做一次整個練習就好,Ok 的。
那麼,在人生任何時候,無論你想要的是什麼,都可以一步步實現。在過程中的努力,就會變成你無可動搖的「自信」。就算一些人因為無知而輕蔑我們,也不會真的傷害到我們的力量。
如果你覺得我和少君是不錯的大人,我們的秘訣也就是這樣而已:努力於「對自己誠實」和「踏實地做小小事情」的累積,需要幫忙就開口,並且記得感激和愛。
其實這些,你們已經在做了,你們已經是令人欽佩的大人。往後的生命裡,每當遇到沮喪的事,請記得你本來就有能力去尋找方法走下去,任何時候,你都是一個「有選擇」的人。
靜下傾聽自心,重新和人連結起來,sisil 鳥一直都在那裡指引你。
愛你們的子玲